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、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根据其临床症状和病变特点,国际上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。
1.寻常型银屑病:也称为弥漫型银屑病,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约占银屑病总人数的80-90%。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头皮、腰背、四肢伸侧等处,表现为局限于皮肤的不规则、银白色或灰色的鳞屑斑块。
2.关节型银屑病:也称为银屑病性关节炎,是银屑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,约在30%的患者中会出现。其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关节炎症,可累及多个关节,尤以手指、趾甲为多见。郑州市银屑病研究所指出,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。
3.滴状型银屑病:是一种较少见的银屑病类型,仅约1-2%的患者中会出现。其特点是体表广泛、大小、形态不一的粟粒状块状丘疹,表面覆盖银白色鳞片。这些丘疹通常先出现在四肢伸侧以及躯干。
4.倒刺状银屑病:约占银屑病患者的1-2%,在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比较多见。其病变形态呈钝角状或锐角状。好发于头皮、腰背、下肢等处,并可沿着伤口或划痕向周围扩散。
5.红斑型银屑病:也称为痞疮样银屑病,是少见但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。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、有炎症、滋润、有小水珠或渗液。常见于皮肤摩擦处,如腋窝、腹股沟、乳房下方等,给予治疗后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和瘢痕。
6.脓疱型银屑病:也称为大疱性银屑病,是最少见但最严重的一种类型。特征是全身多处出现水疱、脓疱,大小不一,最后破裂成为红斑。常见于四肢和躯干侧面。治疗较为困难,易合并感染。
以上为银屑病的主要分型,但由于银屑病病理类型、临床症状及病变程度各不相同,临床静态展现多属混合体,口服及外用各类药物、特别是生物制剂政策前调整之前,患者很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交叉和转化。因此,准确鉴别和分析病情复杂,需要综合、定量、定性、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诊疗管理。